京学幼儿园

云南玉溪红塔区润玉园

2022年北大附属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2022-10-25 16:24:31

10月

秋冬季高发疾病开始活跃

除了要继续特别关注新冠肺炎防控之外

如诺如病毒感染、流感、水痘等

也需要格外关注

 

青少年儿童抵抗力较弱

需要严加防范

各位家长

要注意为孩子做好防护

远离以下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当前,我区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局部聚集,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加大,形势严峻复杂,加之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隐匿性、传播能力强等特点,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广大师生家长务必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减少聚集。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活动。做好个人防护及自我健康管理。在日常生活中要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良好生活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公共场所,积极配合体温检测、健康码核验和扫场所码等工作。做好个人和家人的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佩戴口罩就近前往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期间避免接触他人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主动告知近期的旅居史及类似症状病例接触史。



  流感  



流感是什么?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产生较严重危害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相互接触。


  水痘   



水痘是什么?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水痘的症状有哪些?

水痘的症状起初类似于感冒如发烧、头痛、喉咙痛等,1—2天后开始出现与皮肤齐平的红色“斑疹”并且会很痒,不久疹子就会稍微突出皮肤形成“丘疹”,很快这些“丘疹”就变成了里面含有液体的透明“疱疹”,3—4天后疱疹变干“结痂”。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往往同时出现,称为“四代同堂”,这是水痘特有的症状。水痘的疹子一般首先在胸部、肚子和后背出现,然后陆续在面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可自愈。


水痘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具有传染性。


如何预防水痘?  

做好个人和家庭的卫生和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关键。主要做好以下几点: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共用毛巾;2.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3.接种水痘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痈疹或小清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能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疱疹液传播。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要讲究环境和个人卫生,多打扫,多通风,衣被要多晒晒,要多给宝宝洗澡,督促宝宝饭前便后勤洗小手;2.多注意孩子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3.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玩耍。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什么?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肠胃炎的病毒,秋冬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诺如病毒为自限性疾病,病情轻微,愈后良好,恢复后无后遗症。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传播途径多样,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面对诺如病毒的时候,其实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1.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2.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3.在秋冬季腹泻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4.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什么?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年龄段为5-15岁,四季均有流行。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会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患者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接触患者2-3周发病。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1.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2.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3.给予规范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可达70%-90%



秋季传染病高发

为了孩子的健康

家长们除了向孩子普及

以上预防方法外

还应以身作则

帮助和带动孩子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祝愿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联系我们
园所电话: 19995934409  0877-2293777
园所地址: 玉溪市红塔区红塔大道180号润玉园内
关注我们
Copyright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05835号-14 营业执照信息查询
立即报名